查看原文
其他

誰「最江南」?

喜歡就點- 誰最中國 2024年09月19日 15:49

文字丨「誰最中國」

图片丨「誰最中國」


中国人对江南的想象大约不会是空白的。

可能会模糊一点,“大约就是小桥流水罢”,又或再具体一点,“有白墙黛瓦,也有诗书棋画”,也许带了点感慨,“曾记得烟柳欢歌六朝繁华”!再不济,也能干巴巴地吐出一些名字:“大概就是苏州,杭州那些城市吧。”

在最逼仄的想象里,江南是约等于苏杭的。而事实上,“江南”之纵深,之宽广,之鲜活,远不是一个苏杭可以概括。怪只怪光阴流转之间,无数日夜纷飞而去,“江南”被晾干了水分,压成薄薄的一片,方便供人传阅,却遗失了好多细节。

于是我们想起湖州。

想起那八百里太湖分明环抱着的一座城,想起她天生水养,依偎峻山竹海,是传统文化瑰宝瓷、书、笔、茶、丝…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想起她既是水灵灵亮晶晶的江南水乡,也是自山水中孕育出文化的古城。

想起了湖州,便不由得懊恼——懊恼过往的无数次,怎么竟忽略过它,去谈江南?

奔赴湖州,发现这里的江南气息一如想象中那般清爽明媚,慢条斯理,连风都携着诗意。这是天赋,毋庸置疑。湖州此处,是自古富饶的土地。

湖州介于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带,土地物产丰富,天然适合人类居住,湖州德清产出的茶叶、陶瓷器、矿产等产品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。现代考古已经证明,西周时期中原人来此交流,交通枢纽正是今日德清武康街道一带,旧时王谢家族南迁,亦是经过武康。

如此得天独厚的区位湖州不会浪费。这里留存着无数历史文化遗迹,比如大名鼎鼎“德清窑”,早在商周时期就率先发明并生产出了最初的瓷器“原始青瓷”,德清也成为目前国内已知出现时间最早、持续时间最长、而且是一直不间断生产的原始瓷产地。

还有丝绸。1958年,考古人员在湖州城南出土了一批绸片、丝带,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。

追溯起来,湖州当得起江南一个“源”。这个“源”不是唯一的,也不是排他的,但依旧掷地有声。湖州承应这样的山水优势,孕育出湖丝文化、湖茶文化、湖笔文化、原始瓷文化、书画文化、竹文化、典籍文化、溇港文化、大运河文化等十余种文化类型。有句老话说,“江南之地,贩夫走卒亦能识文断字”,正是因为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前提,江南之韵,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之上,才得以孕育生发。

湖州坐镇江南腹心,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间,悠荡出一份优雅与气定神闲。这座丝路源头,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古邑,揽名山看松竹云海,连溪渎集日月星辉,白鹭翔集,鸟鸣啁啾,水乡古镇如翡玉般点缀其间,有此好景,自然文人志士留下,才子佳人留下,欲说还休的故事留下,丝书笔茶诸般瑰宝发扬光大。

问一句“谁最江南”?答案或许不是唯一,但湖州的声量在此,不可小觑。



几乎可以这么说,“江南”的面目,是随着湖州的发展,渐渐清晰起来的。

如今我们想到江南,脑海里最鲜明的印象,一是文气,一是雅气。文气,诗书笔,雅气,丝瓷茶,文气中有骨,雅气中有贵,一文一雅,简直称得上是湖州的血液与骨骼。

论雅,先扯丝绸一匹。湖州自古以来有“衣被天下”的美誉,近代考古验证,湖州丝绸的历史已4700多年,若为中国丝绸找一个故乡,大概就是湖州。

湖州好水养好丝,好丝名播天下,旧时官员将其献给皇上,商贾将其贸于周边及川广,“辑里湖丝”被指定为龙袍御料,自此声名鹊起。晚清时,湖州还出了著名的南浔丝商十二家族,老南浔人说,南浔地旺,肥土生绿桑,清水缫上丝,丝生钱,钱生镇。此话不假。去南浔闲逛两日,即可感受到那种气阔但内敛的风度,这风度,没有绵延几代人的繁荣,绝不可得。

说文,绕不开湖笔一支。湖州坐拥百万亩竹林,顺山势绵延,如云如海,在碧玉的江南之地,挺拔着松石风骨。湖州人取竖直竹节做笔杆,再选取上等的湖羊毛精制成笔,笔杆坚正柔滑,笔头锋嫩质净,两厢并在一处,正是天作之合,顺理成章。

有书记载:“湖州出笔,工遍海内,制笔者皆湖人”,湖州制笔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。曾执起过这杆笔的,有书法圣人王羲之、湖州本地人书法大家赵孟頫,还有苏东坡、颜真卿、文同、米芾、吴昌硕……名字细数不完,说中华文明整部书法史有半部在湖州,不是妄语。而湖笔也正是在一位又一位书法大家文人墨客的书写中,渐渐有了品性,成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。


看过一个说法,颇为有趣,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,正在一个“笔”上体现出来。西方人取鸟的尾羽,以翎管吸取墨水书写,中国人则倒转过来,用柔软的毛饱蘸一肚浓墨,挥洒肆意。这一正一反,恰是一刚一柔,刚直自不必解释,只是这柔,柔中暗含一股控制力,在方寸之间辗转腾挪进退有度的感觉,实在是很中国——或者更准确的说法,实在是“很江南”。

时光常让人不自知,需回过头看,才发现,江南的眉眼,正是那湖笔描绘的,江南的亮泽,是每一尺丝绸拂拭的,江南的韵,就来自每一支笔,每一尺绸,每一件瓷,每一杯茶,每一首诗,每一幅画……江南的模样,随着湖州的蓬勃,日渐清晰。


流量时代,越是短小浅显刺激的,就越是容易夺人眼球,在传播的竞争中,文化往往处于劣势,或被沦为某种附庸。

江南自古显赫,无数脚步匆匆来去,无数眼睛盯着看着,无数嘴巴评判着。湖州之可贵就在于此,她从未轻易改换面貌以博取一时的噱头,而是气韵不变,风骨不移,曾经是江南,依旧是江南,一直很江南。

不需要再独辟它径,也不需要追什么热点潮流,那些都太稍纵即逝了。只消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,把一条路走到极致,这是湖州的经验。2001年,湖州举办了首届湖笔文化节,迄今已经举办11届,以笔为媒,以文会友,内容之丰富,将湖州特色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,是如今湖州代表性最强、影响力最大,品牌度最高的文化节会。

对湖州来说,湖笔之盛名,绝不止往日荣光,即便在传统文化略有声弱的当下,湖州依旧态度鲜明——这是过去,也是将来。江南作为整个中国的文化后院,湖州作为个中佼佼者,体面优雅地亮相,力道浑然内在,是身为江南人的身段,展示的是文明的气场

富甲天下豪奢干云的日子也享过,事事顷颓百业凋零的凄惨也挨过,见过大风大浪大世面,生得一颗清清淡淡自自然然心,无愧这丝瓷茶笔发祥地的气魄,无愧这太湖水涤荡世代的温柔,无愧山水的教养,无愧千年的岁月。
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恰逢赵孟頫诞辰770周年、吴昌硕诞辰180周年,正值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成功,湖州倾尽心力在举办第十二届湖笔文化节。

活动内容之丰富,既有以纪念书画大家赵孟頫于吴昌硕为契机的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,亦有用更时尚更年轻的方式来贴地湖州生活的文创市集,更有涉及书法、戏曲、舞蹈等六个领域的艺术大赛。此外还有相关系列活动,旨在将湖州文化特色彰显尽致,这也是用湖州的方式,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。
有笔,有诗,就有远方。
这就是湖州的故事。当第一支湖笔留下墨痕,文明的渊泽里便有一条通路浮现出来,从此烟柳画桥,赤胆侠骨,文人墨客,吴越春秋。



文字丨PAI

主编|海丰


更多精彩内容(点击图片进入)👇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誰最中國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选择留言身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